动物营养教研室

作者: 时间:2020-05-29 点击数:

动物营养教研室现有教师4人,其中副教授1人,副研究员1人,讲师1人,助教1人。主要研究方向: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。动物营养教研室承担着动物营养与饲料、畜牧兽医、动物医学三个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,共开设《饲料原料及添加剂》《饲料法规》《动物营养》《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》等多门课程,其中《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》为国家级资源共享课。教研室先后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,参编教材2部,年授课2800学时左右。教研室共发表论文10余篇,在建2门在线精品课程。


左兆云,1986年生,博士,副教授,担任动物营养教研室主任。先后主持市级课题1项,校级课题1项,参与教科研课题5项,授权专利3项,发表SCI论文6篇、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。参与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的建设,核心参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《饲料配方设计》的建设,是省级在线精品课程《配合饲料生产技术》的主讲教师。


王坤,1990年4月生,山东烟台人,中共党员,博士,副研究员。2013年获山东农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;2016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学硕士学位;202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。2018.12-2019.12公派赴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(麦吉尔大学)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。2020.7-2021.11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,2021.12-2023.8获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,赴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。

主要从事反刍动物饲料资源开发利用、奶牛营养与牛奶品质、反刍动物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研究。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、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价项目1项、北京市奶牛创新团队项目等。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“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”派出项目(30万)1项,国家留学基金“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”1项。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“优农计划”重点资助、优秀博士后资助。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、Journal of Dairy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,最高影响因子9.8(2022年)。指导硕士研究生发表SCI论文2篇(共同第一作者身份),其毕业论文被评为“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学位论文”。以第一作者身份在《动物营养学报》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。授权发明专利1项(第二位)。




范泽军,山西省大同市人,中共党员,1992年09月生,讲师,2023年12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,获得博士学位,毕业后到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,从事教学工作至今。

教学情况

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,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,培养学生动手能力,注重学风建设和思想道德培育。主要讲授《动物营养》、《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》

研究论文

1.Analysis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miRNA profile in adipose tissue after application of Allium mongolicum Regel extract in diet of sheep,Ital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23年第1期,第1作者。

2.范泽军,敖长金,杜红喜,包志碧,赵亚星.沙葱提取物对杜寒杂交羊肌肉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甲基化的影响,《动物营养学报》2019年5期,第1作者。




王煜琦,1993年生,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,农业硕士。现为动物营养教研室教师。

Copyright©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.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   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2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