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24号,2019级畜牧兽医六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举行了“国士无双袁隆平”主题班会,本次班会通过观看袁隆平电影,在袁隆平院士伟大人格感召下,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,以良好的心态,无怨无悔,认真做好每一件事,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“科学探索无止境,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,我一直有两个梦,一个是禾下乘凉梦,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。”如今,梦想已定,但袁老却与世长辞,永远离开了我们!当同学们看到袁老的照片时,气氛逐渐变得凝重,老师与同学们也眼角含泪,并用手拭去眼角的泪花。
我们如今的稻花飞扬,如今的浓郁米香,如今的禾下乘凉,都源自袁老砥砺前行、夙兴夜寐的努力。其实,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多才多艺,会拉小提琴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,在全校的游泳比赛中获得各类奖项。可是,他还是选择了水稻作为一生的追求,即使中途遇到再多困难也从不放弃,现在许多同学们遇到一点点困难挫折就选择放弃,这也是他们没有成功的最大原因。袁老这一辈子就做了杂交水稻这件事,他说“人一生只需要做一件事,并把它做到极致,那就是最大的成功。”他一生都往来于田间,稻田,就是他的主场。他就像一个平凡的农夫,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,伺候和调理着他的水稻,观察和研究着他的水稻,一分一秒都不舍得耽搁。
去年12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,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颁授改革先锋奖章的大会上,名列100名改革先锋称号中的袁隆平也没有出现,因为他彼时正忙碌在四季高温的海南三亚水稻田中。
很多人说袁隆平笨,不会偷懒享受,不懂“远程操控”,不是他不会,而是他深谙“人误地一时,地误人一年”的农谚道理,奖可以由人代领,而研究到节骨眼上却无人可以替代他,必须争分夺秒,实验也不能有毫厘之差。大多数人眼里的“笨功夫”,其实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正如胡适所说:“这世上聪明的人很多,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,所以成功的只是少数人。
一穷二白时,他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,名满天下时,他却淡泊名利只爱守望稻田,如今,他带着梦的“种子”去了远方,却将粮食的种子,创新与奋斗的“种子”,留给了后来人,功在当代,惠泽千秋,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,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。我们虽然无法抵抗生命的无常,但应该永远记住灯塔!让我们一起致敬—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!